“这批丁桂鱼要出售到新疆,八分地的鱼池总产量2.5万斤,价值不菲。”11月1日,中牟县官渡镇石井村,郑州市龙祥水产饲养公司捕捉装车现场,看着活蹦乱跳的丁桂鱼,公司司理刘祥满眼都是笑意。
与此一起,基地内栽培的47亩水稻也开端收割作业,新稻31、黄金晴等水稻亩产将近1200斤,不光处理了饲养尾水,还大起伏下降农药的运用,增收400多元,完成了“种稻稳收”与“饲养增效”的有机结合。
刘祥从事水产饲养职业多年,积累了丰厚的经历。本年他依托河南省大宗淡水鱼工业技能体系专家施行“种养一体化ECO”,出资上千万元修建了锥形鱼池、方形池用来饲养罗非鱼、丁桂鱼、鲈鱼、观赏鱼等,一个占地700平方米的锥形鱼池能年产罗非鱼4万斤,出产功率非常可观。并且先进的池底排污技能,使得鱼粪经过集污管道经过沉淀池、生态沟、莲藕池、水稻田、生态饲养池等七级净化,还给水稻弥补了“养分大餐”。
该公司生态种养技能顾问、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副教授、河南省大宗淡水鱼工业技能体系实验站站长徐文彦介绍,整个基地构建种养一体化循环体系,完成资源多级循环使用。该体系在寻求饲养业优质高效的一起,将饲养过程中发生的富含氮、磷及微量元素等养分物质的废弃物经过生态处理用于栽培业出产,构成种养循环一体化ECO,完成饲养尾水零排、化肥减施、农药减用等,为食品安全和维护自然环境供给了有用保证,并且能节省很多的水、土地、动力,远景非常宽广。
现在,该公司基地内正在赶紧施工,在锥形鱼池上方建立温棚,变一年出产一季鱼为两季,进一步提高出产功率。刘祥说,他不只自己要靠“种养一体化”迎来大好“钱”程,还要带动周边市县一些水产饲养户的开展,未来,他还要扩展规划,把循环饲养、栽培的的路子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