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世界上很多国家同样,面临着来自全球各国的入侵物种威胁,然而一条“蛇头鱼”却让美国人头痛不已,19年来治理费用高达8亿美元,甚至有官员要求捕捉到“蛇头鱼”要立即杀死,且政府承诺给出相应报酬。那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2002年,美国马里兰州一位钓鱼爱好者,在克罗夫顿一个荒废的池塘里钓鱼时,无意中钓起了一条体长约50厘米,鱼头像蛇一样的“怪鱼”,但由于这条鱼瘦得只剩皮包骨头,所以拍了几张照片记录后,便将这条鱼放回到了池塘。
几天后,在与钓鱼俱乐部钓友交流时突然想到,前几天自己钓起的“怪鱼”,随后把照片分享给了其他钓友。一个月后,其中一位钓友将这条“怪鱼”的照片,带到了马里兰州并找到了当地鱼类学家。
经过鱼类学家鉴定后才得知,原来这种“蛇头鱼”是生活于亚洲北部,当地人成为乌鳢(实际上就是我国常见的淡水鱼类——黑鱼)。让人没想到“酸菜鱼”首选食材黑鱼,居然在随后的19年的时间里,让美国累计治理消耗费用高达8亿美元。
鱼类学家了解到,“蛇头鱼”是一种掠食性鱼类,在自然水域通常是以捕杀各种小鱼、小虾为食,其中还包括栖息在水面上的水鸟、蛙、蛇以及水老鼠和少量的昆虫为食物,甚至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还会出现互相吞食的现象。
当地政府为了制止黑鱼进入,以防在当地造成生态破坏,并且能让民众意识到黑鱼的破坏性。所以,故意“煽风点火”制造出“蛇头鱼”的称呼,让人产生对黑鱼的心里遐想,甚至还说“长得像蟒蛇的恶棍”等。
而美国一些政府官员,频繁地使用让人听起来就感到害怕的词汇,并且夸大宣传称“蛇头鱼能在陆地游走数百米”或“可以在岸上呼吸数日”,这些词汇至今仍在使用,甚至还用“蛇头鱼”作为题材,拍摄成电影。
2004年,美国曾拍摄一部危险、致命的恐怖片《科学怪鱼》,其中怪鱼就是以亚洲黑鱼为原型的电影。这部电影其嗜血程度能与大白鲨媲美,甚至一度超越了大蟒蛇等恐怖片。为此,美国人还给黑鱼起了一个外号“鱼斯拉”,这也更加剧了黑鱼在美国民众心中的恐惧,但很快黑鱼就要变成“背锅侠”了。
在2005年底,美国马里兰州财政部门发现,当年的鲑鱼(三文鱼的一种)捕捞量相比上年缩减明显,在渔业部门联合调查发现,鲑鱼洄游的萨斯奎汉纳河与支流里,出现了大量的外来入侵物种,才导致鲑鱼减产的主要原因。
随着当地新闻媒体报道了有关“蛇头鱼”的种种危害后,消灭黑鱼的持久战正式拉开序幕……
美国政府为了治理黑鱼,首先就发动了当地的钓鱼爱好者,并且规定在自然水域里钓到黑鱼后,无论尺寸大小均可以带走或自行处置。这对于美国钓鱼人来说,是一件很具有诱惑力的福利,因为在美国所有水域钓都是需要办理垂钓证,并且所钓获的鱼都必须要依规定尺寸才可带走,否则就会受到相应处罚。
黑鱼虽然在当地被大肆钓起和捕捞,但被捕捞的黑鱼与它繁殖速度不成正比,因为黑鱼一年产卵约3万粒。从黑鱼产卵的数量上看虽不多,但黑鱼具有筑巢黑仔的习性,所以小黑鱼的成活率也非常高,同时小黑鱼的生长速度也快。一条小黑鱼,从鱼苗长到性成熟期,最快的时间不超过2 年就可以再进行繁衍后代。
因此,从2005年年底到2010年,马里兰州虽然经过5年的时间,对栖息在自然湖泊之中的黑鱼进行治理,但经过调查发现这些黑鱼,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持续不断的增加。随后,渔业部门针对黑鱼又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比如说从原先钓到黑鱼后自行处置,再到钓到黑鱼后,无论尺寸大小,按照每条奖励1美元的赏金;如果在黑鱼“泛滥”的水域,还可以使用超过规定的渔网捕捉;不过,最厉害的是成立了黑鱼研究实验室,并根据黑鱼的基因研究开发,专对于黑鱼的药物而毒杀黑鱼。
让人感到惊讶的是,这样做不仅没有彻底消灭黑鱼,黑鱼反而从马里兰州逐渐向新泽西、乔治亚州等14个州入侵。
2019年10月份,美国的《夏洛特观察者报》报道称:“美国乔治亚州也发现了长有蛇头的怪鱼,并能在陆地上生活几天不死,该州野生动物官员警告人们,如果捕捉到这种鱼要立即杀死。”
随后,乔治亚洲自然资源部的官员,在一份声明中说到:“这种“蛇头鱼”正是来自中国的黑鱼”。
不过,令人感到奇怪的是,美国鱼类专家虽然对黑鱼研究多年,但至今都没有搞明白,黑鱼究竟是如何进入美国自然水域。因为在美国的自然水域里,私人是严禁随意放生,尤其是放生外来入侵物种,一旦被抓出发非常严重。
其实,黑鱼在美国之所以能够泛滥,并威胁到了当地的水生动物的生长,其根本原因是美国人很少会吃淡水鱼类,所以更别说吃给当地民众留下不好印象的黑鱼了。实际上,不是美国人不吃淡水鱼,而是当地人认为淡水鱼鱼肉里,藏有大大小小的细刺,在食用过程中非常容易被细刺伤到喉咙。想必,这也是“亚洲鲤鱼”进入美国后,至今都没有实质性的治理办法。
如果美国政府把每年治理黑鱼的钱用在“刀刃上”,用在向中国学习和研究怎么样烹饪黑鱼的菜品,一旦美国民众爱上了“中国酸菜鱼”,想必用不了多久,这些曾让政府官员头疼的黑鱼,就会被消灭殆尽。说不定到那时的黑鱼,在美国还不够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