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播出,相比于前两季,这一次的拍摄被网友认为诟病不少,最近一期片中在太湖寻找花鲈以应和“莼鲈之思”的典故,但在画面中将大口黑鲈(美国加州鲈)当成花鲈引发争议。为此,专家觉得典故中的鲈鱼到底是哪一种值得斟酌,但是与我们如今常在餐桌上看到的大口黑鲈完全不是一回事。扬子
《世说新语·识鉴》中“莼鲈之思”的典故,成了思念故乡的代名词。《舌尖上的中国3》第三集中的画家、园林设计专家叶放乐于从典籍中搜寻传奇美食,做了一个诠释文人荟萃的文会宴,其中便有“金齑玉脍”这道菜。但有学者指出,纪录片中所播放的画面实为大口黑鲈,跟“莼鲈之思”的典故相差甚远。
记者采访了中国渔业协会原生水生物及水域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卓诚,他和记者说,自己曾担任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第二季的科学顾问。周卓诚和记者说,“鲈”在中国古代不同时代不一样的区域有不同的指代,主要指松江鲈、花鲈两种,除此以外还有鳜、已灭绝的大型杜父鱼等几个说法。他认为,结合《世说新语·识鉴》中张翰的时代、作者身份经历等信息,松江鲈跟花鲈都是相对合理的推测。
范仲淹诗句中有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将人们对鲈鱼的美誉流传数百年,不过水产专家和记者说,这种鲈鱼和我们如今在市场上买到的完全不是一种鲈鱼。
记者了解到,目前消费的人在菜场超市中买到的鲈鱼多数是进口大口黑鲈,这种鱼自上世纪80年代从美国引进,易养殖,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超过九成。
被称作海鲈鱼的花鲈每年春季在大海中产卵,鱼苗游入淡水,冬季洄游入大海。海鲈鱼数量不多,因养殖成本比较高,规模比较小,在市面上比较少见。
专家提到的松江鲈鱼则更为稀有。近年来水产专家开始做“松江鲈鱼”人工养殖,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人工养殖的四鳃鲈鱼上市量依然非常有限。
随着节目的播出,《舌尖3》引起网友们的争议也慢慢变得多。从摄影的变化让观众有些不适应,滤镜和经常性的过曝欠曝更让网友们吐槽:拍摄起来连包子褶都看不清。在第二集中,一些知识方面的争议也成为热议话题,例如把钵钵鸡和麻辣烫混为一谈;把起源于宜宾双河葡萄井的凉糕说成是起源于乐山……就连煎饼果子也被指出疑惑:怎么会只有天津人吃煎饼果子才会自带鸡蛋?网友称“煎饼果子的秘方有收藏业低级故事会的味道”。
在第三集中,美食博主惊讶地指出纪录片里似乎把有毒的南天竹剪下来放在了餐桌上,似乎有误导观众的倾向。第四集“养”播出后,几位女生自制中药口红的内容再次引发网友质疑。不少人认为,用中药制作口红的情节与美食纪录片定位不相符。网友们通过对比,指出原材料疑似从淘宝三无卖家中购置,连配的电子秤都是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