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上,慢慢的变多“高素质农民”活跃在农业农村创业创新的大舞台上,这些“新农人”展现出奋斗者的风采。3月25日起,海报新闻开启《高素质农民风采》系列报道专题,记录德州市庆云县广大“新农人”通过学习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扎根农村,凭借种养新手段、营销新思路,为乡村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带来新希望。
眼下,即将来到“桃花流水鳜鱼肥”的季节。鳜鱼,在北方市场上很少见,养殖鳜鱼更是闻所未闻,而德州市庆云县的程炳权却敢于做“吃螃蟹”的第一人。
程炳权,是庆云县庆云镇程太监村党支部书记,为了更好的提高村集体收入,他多次前往广东以及江苏连云港、南京等地考察项目。通过市场调查与研究,他发现鳜鱼养殖前景广阔,且更适合当地气候环境,于是回村后,程炳权立刻着手部署,经村集体讨论一致通过后,盛塘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2022年7月,合作社投资260余万元建设了工厂化循环水处理系统鳜鱼养殖基地。
走进养殖基地,可看见3个高标准水产养殖大棚,每个大棚内有8个排列整齐的圆筒养殖池。安静的大棚里,只听流水淙淙,鳜鱼嬉戏。程炳权告诉海报新闻记者,大棚内配套了温度、进排水等控制管理系统,全年温度可保持在25℃,在这样的温度环境下,鳜鱼生长得最快。每个养殖池能容纳50立方水,可养成鱼1700尾。
“鳜鱼以鱼类和其他水生活体动物为食,因而养殖成本较普通鱼类也更高。我们在养殖过程中始终选用新鲜鱼类作为饲料,满足了鳜鱼的生长需要。”程炳权说,除了养殖基地提供的优良水质和设施能减少疾病,还要定期投喂水质改良剂和维生素C增加鳜鱼的免疫力,可以极大程度上预防鳜鱼生病。
谈及鳜鱼养殖,程炳权也算得上是半个专家。为了研究鳜鱼的生长习性,提升个人的养殖技术,程炳权买来了溶氧仪、氨氮仪、显微镜等仪器设施,在基地经常一待就是一整天。养殖初期,他也曾走过弯路——开始养殖时使用的是地下水混合自来水,后来发现鳜鱼生长缓慢,经天津水产研究所专家分析得知是水质出了问题,于是,程炳权改用外塘水,配合工厂化养殖循环水技术,24小时不间断对水体进行过滤、检测,让水质从始至终保持在良好状态,鳜鱼得以健康生长。
程炳权向记者介绍,去年5月份开始养殖鳜鱼,共引进鳜鱼苗40000余尾。目前的鳜鱼苗体表光鲜无病害,成活率达90%以上,预计今年4、5月份即可开始销售。
“去年,咱北方市场出售的鳜鱼价格最高能够达到每斤70多元钱,好鱼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程炳权提到这个,面上带着笑意,显然很有信心。“这40000尾鳜鱼预计能达到4万公斤,按照现在出塘价格计算,产值可达260万元左右。”
对于未来,程炳权有着新的规划,他准备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同时把水循环系统进行“独家改良”,从原先的外部直接注水,改为三股水流沿养殖池壁循环注水,这种形式不但可以沉淀池内废物,还能够模拟自然生态,一举两得。他表示,在今后的生产中,继续参加省、市、县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学习农业政策理论,更新经营管理理念,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争取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