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2月16日至5月16日,是上海内陆水域为期3个月的禁渔期。在此期间放流,可确保鱼苗充沛安居乐业,提高户外存活率,实现以渔养水、以渔护水。这两天,嘉定区农业农村委法令大队继续展开2024年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累计在区内首要河道放流鱼苗3万公斤。
“3、2、1,开闸!”4月11日上午,在练祁河沿岸,工作人员翻开活水车闸口,成群的鱼苗沿着滑道,被放流至河道中,一尾尾鱼儿在碧水跳动,泛起层层涟漪,出现一派朝气蓬勃的现象。
据了解,放流的鱼苗体长在12-16厘米,均为一龄鱼种。为确保放流后的存活率,前期,渔政主管部门还针对放流鱼苗的成长标准、种质判定等方面做了严格把关,并做好病害检疫和药残查验。
嘉定区农业农村委法令大队相关工作人员表明,除了在练祁河放流外,他们还根据历年来水生生物资源监测成果,一起结合区内天然水域散布情况和水质情况,挑选环城河、横沥河、顾浦河等作为增殖放流的水域点位,估计混合投进青鱼苗1万公斤,鲢、鳙苗2万公斤。
“这些鱼类可以很多摄食藻类、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经过增殖放流可有用维护和添加水生生物的多样性,改进和优化水域的群落结构、维护生态环境。一起,经过水生生物的碳汇功用,还能直接起到减排的效果,这一点很共同。”区农业农村委法令大队相关工作人员说。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市民和社会团体自发安排的水生生物放流活动不断增多,但是不科学、不标准的放生反而会对生态环境可以形成负面影响。
记者了解到,有些市民在自行放流时挑选了可能会损坏当地生态平衡的外来物种、转基因种等,如清道夫、巴西龟、红尾鲶,这些都不契合增殖放流要求。工作人员提示,民间自行展开放生行为应恪守相关法令和法规,合理挑选放流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