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我要100尾鳜鱼苗、100尾胭脂鱼苗。”“请帮我装50尾胭脂鱼苗、200尾鸭嘴鱼苗、1000尾草鱼苗。”……4月14日上午,尽管下着雨,但前往湘潭县石潭镇天桥村上丰塘组通湖桥渔场购买鱼苗的顾客仍络绎不绝,场主陈立新、陈天柱父子以及他们雇请的几位民工忙得不亦乐乎。
捞鱼苗、清点记数、装袋灌氧、结算付款,一环紧扣一环,同时还得传授有关技术要领,嘱咐需要注意的几点。尽管雨水和汗水交织在一起,不时迷糊了双眼,但这对父子始终有条不紊地给每位顾客服务,让他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陈立新介绍, 每年4-5月,既是鱼类人工繁育的黄金期,也是鱼苗销售旺季,每天接待的上门顾客一拨接一拨,订货电话也是一个接一个,家人和雇工近10个人做事都忙不过来。
站在渔场中间放眼望去,总面积80多亩的大小鱼池一个连一个,雨点在清澈的水面溅起一朵朵浪花,不时有小鱼苗在浪花间翻腾。每个池子看上去别无二样的水面下边,其实各有各的“内涵”,不同的鱼种、不同生长期的鱼苗,累计达数亿尾,分别有属于自身个人的“家”。陈立新指着一个青鱼种鱼池兴致勃勃地说:“这里面有条超过35公斤的‘巨无霸’,已经独占鳌头很多年了。”
渔场边有个总面积约2亩的临时寄养池,被分隔成数十个小池,加盖了钢架大棚,这是方便转移种鱼或鱼苗的场所。与寄养池隔路相望的一座大屋,就是各项设施齐备的人工繁育工作室。
通湖桥渔场距离320国道近,交通便利,更有常年流淌不息的韶灌水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渔业生产条件。1995年,已经在商界摸爬滚打10多年的陈立新,受一位繁育鱼苗的亲戚影响,决定弃商从农,首期流转家门口田垄中的8亩地,投资“四大家鱼”人工繁育和新品种引进开发产业。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性、水质监测、投料防疫常识等都必须熟悉,同时还得时刻观察鱼池旁边的环境和气候、水源变化。“不仅白天要守在鱼池边,晚上也得出去查看两三回,基本没有睡过安稳觉。”陈立新说,挤时间苦学鱼苗繁育和鱼池管理知识技能只是一个方面,寻找销售渠道同样不可以忽视。这样忙忙碌碌一年多,他的体重陡降近10公斤。
值得庆幸的是,在陈立新和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四大家鱼”鱼苗产销量逐年递增,效益逐步见长,鱼池面积逐步扩大,他的经营理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积极做出响应政府“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高水平发展”的号角,重特色、树品牌、增效益,向优质高效的现代渔业产业迈进。
从10年前开始,陈立新在保证“四大家鱼”鱼苗总产量只增不减的前提下,大胆引进好品种、使用新技术、开发新品种,陆续开辟鳜鱼、回渡鱼、鸭嘴鱼等10多个名优鱼种的繁育业务,努力打造县、市、省级示范养殖基地,逐渐声名远播。出产的鱼苗不仅深受附近县、市养殖户喜欢,还通过空运远销外省市,最远的到达吉林省。其中,鳜鱼鱼苗产销量最大,已达20多万尾。
2017年,在省水科所有关专家的指导下,陈立新又引进胭脂鱼种鱼,开创了湘潭市胭脂鱼繁育先河,同类渔场在省内也是屈指可数。目前,通湖桥渔场的胭脂鱼鱼苗年产销量已达10多万尾,供不应求。
有志者事竟成。20多年来,陈立新有过成功的喜悦,更有过失败的沮丧。但无论何时,他坚持胜不骄、败不馁,总是脚踏实地钻业务、钻市场。目前,渔场的各类鱼苗年产销量接近8亿尾,同时能附带出产各类成品鱼2吨以上,年产值超过100万元。其中,他瞄准周边地区鳜鱼养殖量逐年递增的趋势,加大了鲢鱼鱼苗繁育量,用作鳜鱼“饲料鱼”,每年超过3亿尾。
在陈立新的示范带动和扶持下,周围乡镇、村的部分农户陆续从事鱼苗培育和成品鱼养殖产业。2016年,陈立新组织成立了湘潭县清新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动社员们依据自己真实的情况分别开辟了10多亩至数十亩不等的鱼池,同走产业增收奔小康之路。
“现在的惠农政策又多又好,我希望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进一步做大做强胭脂鱼、鳜鱼等优质鱼类鱼苗繁育开发产业,带动周边更多的农户靠水产养殖发家致富,为实现‘一村一品’‘一县一特’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添砖加瓦。”谈及今后的打算,陈立新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