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彩体育网页版

联系我们CONTACT US

桂鱼苗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杏彩体育网页版 > 桂鱼苗
【今日头条】鳜鱼、罗非鱼、四大家对虾等多品种分析水产养殖现状及前景
发布时间: 2024-05-13 作者: 桂鱼苗

  原标题:【今日头条】鳜鱼、罗非鱼、四大家鱼、对虾等,多品种分析水产养殖现状及前景

  四大家鱼主要是指人工饲养的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1000多年来在池塘养鱼中选定的混养且高产的鱼种。鳙鱼主要生长在水的中上层,以浮游动物为食;鲢鱼一般也生活在水的中上层,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草鱼一般生活在水的中层,以水生植物的叶和茎为食;青鱼主要生活在水的下层,以螺、蚌等水底动物为食,这4种鱼混合饲养可以轻松又有效地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增加鱼的产量。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四大家鱼淡水养殖产量达1315.1万吨,同比2017年的1298.1万吨增长1.3%。青、草、鲢、鳙是我国四大家鱼的主要鱼类,也是世界淡水养殖的主要对象。2018年我国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的淡水养殖产量分别为69.13万吨、550.4万吨、385.9万吨和309.6万吨。

  草鱼属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成为中国优良养殖对象,并被移殖到亚、欧、美、非各洲的许多国家。草鱼肉质肥嫩,味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经济价值较高。草鱼是我国重要养殖鱼类。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统计,2018年我国青鱼淡水养殖产量为69.13万吨,同比2017年的68.45万吨增长1%。

  青鱼是中国传统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肉味鲜美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青鱼天然分布于我国的东部、南部、中部和东北部地区,目前青鱼的养殖已遍及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尽管其产量不及草鱼、鲤鱼、鲫鱼等,但其养殖生产发展十分迅速。2018年我国草鱼淡水养殖产量为550.4万吨,同比2017年的534.6万吨增长3%。

  鲢鱼又可称为白鲢、水鲢、鲢子、跳鲢,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其特点是生长速度快、患病率低、产量高、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是值得养殖的优良鱼种。鲢鱼的生长速度快,产量高,2018年我国鲢鱼淡水养殖产量为385.9万吨,与2017年的产量基本保持一致。

  鳙鱼俗称花鲢,又叫胖头鱼、大头鱼、黑鲢。是我国特产鱼类,四大家鱼之一,在自然水域除黑龙江外的水系均有分布。尤以头大而肥、肉质雪白细嫩,深受人们喜爱,养殖产量也迅速增加,2016年我国鳙鱼淡水养殖产量达到348万吨,2017年以来,鳙鱼产量有所下滑,2018年我国鳙鱼淡水养殖产量下降至309.6万吨。

  长江流域是我国四大家鱼的主要产地,也是我国目前四大家鱼养殖群体的主要种原基地。国家级的四大家鱼原种场都集中在长江流域,湖北省、广东省和湖南省等地是我国四大家鱼的主要产地,三地的四大家鱼淡水养殖产量分别为205.3万吨、150.8万吨和134.2万吨。

  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的提升,人类对于水产品质量的要求慢慢的升高。未来随着四大家鱼的养殖技术不断的提高,我国家鱼养殖前景广阔。

  我国四大家鱼养殖技术较成熟,现在养殖户一般都会采用投饵机,加上增氧机,高密度粗放型养殖方式,这样在养殖管理方面还是相当高效的,但是这样的形式,病害发生较多,增加用药量,而这两年饵料、渔药价格持续上涨,养殖成本自然增加不少,而且这样高密度高产量的商品四大家鱼价格相比来说较低,特别是最近几年,这种粗放的养殖方式使四大家鱼养殖效益下降较明显。四大家鱼这类传统养殖模式亟待改变,生态养殖、混合养殖、品牌发展是未来四大家鱼养殖模式开发重要方向之一,投喂配合饵料的的鱼品质较差,通过投喂初级饵料,如菜籽饼、豆粕等,严控密度,科学预防病害等生态养殖模式可以有效改进鱼的品质。

  罗非鱼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特别极力推荐养殖的优良鱼种,作为贫困渔民解决蛋白源和脱贫项目加快推广,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养殖鱼类,养殖范围也已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量已超过300万吨。近十年来我国的罗非鱼产量以平均每年9%左右的速度递增,居世界第一,是我国优势出口水产品之一。

  罗非鱼养殖在我们国家发展迅速,慢慢的变成了我国继四大家鱼之后的第五大养殖鱼种。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9》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罗非鱼淡水养殖产量为162.5万吨,同比2017年的158.5万吨增长4万吨,但与2016年的峰值(186.6万吨)有所下降。

  罗非鱼属于热带鱼,中国主要养殖产区在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等南方四省。2018年广东省罗非鱼淡水养殖产量为75.12万吨,位居全国首位,其次是海南省罗非鱼淡水养殖产量为30.56万吨,广西罗非鱼淡水养殖产量为24.73万吨。

  罗非鱼养殖发展迅速,罗非鱼的养殖带动了种苗、饲料、加工、贸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产业链。2018年我国罗非鱼水产苗种数量为201亿尾,相比2017年的222亿尾下降21亿尾。

  罗非鱼在我国除西藏和青海等省外,其余30多个省市均有养殖,但养殖分布很不平衡,南方地区的广东、广西、海南和福建得益于适宜的气候,这些省市的罗非鱼水产苗种数量也快速增长,2018年广东省罗非鱼水产苗种数量为102.24亿尾,位居全国首位,其次是海南省罗非鱼水产苗种数量为52.53亿尾。

  鳜鱼俗称“桂花”、“翘嘴鳜”,鳜鱼肉质丰腴细嫩, 味道鲜美可口, 营养丰富, 无肌间刺,深受消费者喜爱,素有“淡水石斑”之称。

  鳜鱼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部各大水系及其附属湖泊,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等也有分布。目前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产养殖技术,随着鳜鱼养殖业的发展,养殖产量也快速增长。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9》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鳜鱼淡水养殖产量为31.59万吨,相比2017年的33.56万吨下降2万吨。

  广东开展鳜鱼人工繁殖较早,技术比较成熟,再加上鲮鱼作为配套饵料鱼,使得广东成为中国鳜鱼苗种生产集中地。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9》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8年广东省鳜鱼淡水养殖产量为8.24万吨,其次湖北省鳜鱼淡水养殖产量为7.7万吨,安徽省鳜鱼淡水养殖产量为3.87万吨。

  鲫鱼是我国人民最喜欢消费的淡水鱼类之一。鲫鱼也是我国重要的大宗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在我国淡水养殖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目前鲫鱼的主要养殖模式如下:(1)苗种养殖;(2)单养模式;(3)主养鲫鱼,配养草鱼、团头鲂、梭鱼等模式。

  鲫鱼品种肉质特别细嫩,肉味甜美清香,营养价值很高,每100g鱼肉含蛋白13g,脂肪1.1g,并含有糖类、维生素和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除作美食外,还具有较高药用与食疗价值,具有和中补虚,除湿利水,补虚羸,温胃进食,补中生气和通乳等功效,是滋补养人食品,因而颇受消费者喜爱。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3-2016年鲫鱼的养殖产量整体呈现增加趋势,2017年以来,中国鲫鱼淡水养殖产量开始下降,2017年产量下降至281.8万吨,2018年中国鲫鱼淡水养殖产量为277.2万吨。

  鲫鱼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有大规模养殖,主要集中在东部、中部和南部地区,如江苏、湖北、江西、安徽、山东、广东、四川、辽宁、湖南、浙江等省。2018年江苏省、湖北省和江西省的鲫鱼产量分别为63.5万吨、36.3万吨和21.4万吨。

  “全国鲫鱼养殖看江苏,江苏鲫鱼养殖看大丰”。江苏省是我国鲫鱼的主要养殖地区,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8年江苏省的鲫鱼淡水养殖产量达63.5万吨。江苏的鲫鱼养殖面积在80万亩左右,主要集中在大丰和射阳,其养殖面积占整个江苏省鲫鱼养殖面积的60%以上。

  石斑鱼隶属鲈形目、鮨科,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我国已有记录的石斑鱼共45种,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南海。石斑鱼肉质鲜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价值,是名贵的海洋经济鱼类。自20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人工繁殖石斑鱼以来,我国台湾和马来西亚等地相继开展了海水石斑鱼的养殖和研究工作,在石斑鱼繁育、养殖技术、疾病防治及基因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在我国海南、广东、福建、广西及浙江沿海,人工养殖石斑鱼已有20多年历史。

  石斑鱼是世界的名贵海产经济鱼类,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也是我国海水鱼类养殖的重要种类,目前我国养殖的石斑鱼种类主要有:青石斑鱼、斜带石斑鱼、赤点石斑鱼、点带石斑鱼、鲑点石斑鱼、云纹石斑鱼、鞍带石斑鱼等。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石斑鱼海水养殖产量为13.15万吨,2018年中国石斑鱼海水养殖产量为15.96万吨,同比增长21.4%。

  我国大陆地区石斑鱼养殖主产区为广东、海南、福建、广西,此外浙江、山东、天津等地区有少量养殖。2018年广东省石斑鱼海水养殖产量为7.1万吨,位居全国首位,其次是海南省,石斑鱼养殖产量为5.2万吨。

  石斑鱼的消费方式主要集中在三个主要消费市场,其中最大的消费市场为广州-深圳市场,第二大市场为上海市场,第三大市场以北京、天津、青岛等城市为主体,该市场与上海市场不同,偏好大规格石斑鱼。

  石斑鱼的国内消费以餐饮为主,石斑鱼肉质细嫩,随着新的石斑鱼保活运输方式不断创新,养殖规模发展,福建到海南的养殖区可实现全年稳定生产供货,因此,消费群体不断扩大,餐饮消费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鲈鱼俗称寨花、鲈板,分布于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沿海。我国黄渤海海区常年有踪迹,属沿海广温性鱼类。鲈鱼个体大、肉味美、生长快,在国内外市场上很受欢迎。

  鲈鱼还具有补肝肾、益脾胃以及化痰止咳之功效,对肝肾不足者有很好的补益作用。食用鲈鱼可补脑,尤其对儿童成长期的脑部发育有很大帮助;另外,由于鲈鱼血中含有较多的铜元素,因此铜元素缺乏的人可食用鲈鱼来补充。有研究表明,食用鲈鱼可治疗小儿百日咳、小儿消化不良等疾病。研究者还发现,食用鲈鱼不仅有利于伤口愈合,还对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或气血不足、脾虚水肿、肝肾不足、筋骨不健、胎动不安等疾病有良好的作用。

  目前,我国养殖海水鲈鱼主要为海鲈鱼,学名为日本真鲈,又称七星鲈、鲈鲛等,属鲈形目,鲈亚目,鮨科,花鲈属,性凶猛,以鱼虾为食;养殖淡水鲈鱼主要为大口黑鲈,又称加州鲈鱼,原产美国,是一种淡水鱼类,属鲈形目,鲈亚目,太阳鱼科,黑鲈属,肉食性鱼类。

  近年来,随着鲈鱼育种的成功,鲈鱼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产量不断增加。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海水养殖鲈鱼产量达到16.66万吨,在养殖海水鱼中产量位居第三。

  海鲈是东北亚特有种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海、东海、南海,台湾省其踪迹分布在北部及西部海域。我国海鲈鱼的主要产地是广东、福建、山东等地,2018年广东省鲈鱼海水养殖产量为8.66万吨,其次是福建省3.4万吨。

  海鲈的养殖水域十分广泛,其在常见的淡水池塘、海水池塘、淡水工厂、海水工厂、网箱、内陆盐碱水域中都能很好生长,优异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抗病力以及饲料来源广泛等优点使其成为中国优良的人工海水养殖品种。目前广东、浙江等地的淡水养殖鲈鱼产量也比较可观。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9》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8年广东省鲈鱼淡水养殖产量达到25.84万吨,位居全国首位。

  罗氏沼虾又称马来西亚大虾、泰国虾,是一种大型淡水虾,原产于东南亚。它具有生长快、食性广、肉质营养成分好以及养殖周期短等优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罗氏沼虾的人工养殖在东南亚和其他地区发展迅速。我国自1976年引进此虾,目前已在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苏、上海、浙江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进行该虾的养殖,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9》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罗氏沼虾淡水养殖产量为13.33万吨,同比2017年的13.74万吨下降3%。

  从我国罗氏沼虾产业发展历程来看,罗氏沼虾自1976年引进中国大陆后,随着人工育苗技术的改进和养殖技术的发展,养殖面积与产量不断提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罗氏沼虾的主要养殖区域。江苏省、广东省和浙江省是罗氏沼虾的主要产地,2018年江苏省罗氏沼虾产量为6.42万吨,广东省罗氏沼虾产量为3.61万吨,浙江省罗氏沼虾产量为1.87万吨。

  我国的罗氏沼虾主要消费区域大多为经济发达地区,如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两大地区正是罗氏沼虾养殖最多的地区。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罗氏沼虾的消费方式也呈现多样化,除活虾上市外,虾仁的消费比例逐年增长,烹饪方式也多种多样,如胡椒虾、柠檬虾、酸辣虾、串烤虾、铁板虾等。因此,中国经济的增长,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导致人均购买力的上升,带动了国内罗氏沼虾消费市场。

  对虾作为食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美味佳肴;对虾作为产业,规模巨大,对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其他产业的带动都产生重大影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对虾产品生产国,也是世界上对虾产品的主要贸易国。

  我国的对虾(养殖)产业的发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起步发展期(80年代初到1987年)、平稳期(1988-1992年)、萧条期(1993-1997年)、恢复-快速发展期(1998年至今)。

  对虾产业在扩大农渔民就业、增加农渔民收入、繁荣农渔村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直接从事对虾育苗、养殖生产的农渔民超过万人,加上饲料、渔药、加工、运输、销售、出口贸易的从业人员,就业人数达到万人以上,不仅解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而且为捕捞渔民的转产转业提供了出路。对虾养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并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

  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水产养殖的代表性产业之一,也是我国水产品出口创汇的第一大产业。近年来,中国对虾产量逐年增加,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9》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对虾海水养殖产量达到5.58万吨,相比2017年3.75万吨增长1.83万吨。

  中国对虾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渤海和黄海,是我国主要的增殖养殖种类。中国对虾海水养殖的主要地区包括广东、辽宁和山东等地,数据显示,2018年广东省对虾海水养殖产量为1.92万吨,辽宁省对虾海水养殖产量为1.22万吨。

  中国对虾开启了我国海水养殖产业的浪潮,在水产养殖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9》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对虾海水养殖面积达到2.2万公顷,同比2017年有所下降。未来我国持续培育出中国对虾优良品种,不断综合提升中国对虾的抗病性、生长速度和养殖存活率,生产出具备大规格、高健康等特性的中国对虾。

  分省市来看,中国对虾海水养殖面积大多分布在在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地。2018年辽宁省中国对虾海水养殖面积达7630公顷,位居全国首位,其次是河北6402公顷。

  未来中国对虾养殖量将增加,但是随着上游对虾饲料饲蛋白涨价,国产对虾养殖成本上升,中国对虾产业收益将会会降低。而且未来我国巨大的对虾消费市场有着独特的吸引力,进口量将会扩大。

上一篇: 广东昌荣农业有限公司黄骨鱼、鲈鱼、桂黑鱼养殖备受养殖户的青睐!
下一篇: 饲料鳜很难养?跨界牛人用工厂化循环水达70%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