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在广东省茂名市,茂南三高渔业发展有限公司基地,鱼塘中的增氧机打起水花,密密麻麻的罗非鱼成群在水里游动。
随着疫情解除,消费市场开始恢复,董事长李瑞伟预判罗非鱼行情将出现好转。在过去三年时间,整个水产行业都在承受市场低迷的考验,不过这对他来说,在近30年的水产生涯中,并不算是最困难的时期。
面对市场的转机,李瑞伟从去年就开始布局,首创“超有机”理念和规范,把以往普通的罗非鱼提升到更高品质。同时,他在种业的基础上,把经营事物的规模扩大到加工、预制菜和品牌鱼,立志要打破困扰行业多年的低鱼价难题。
“我天生和罗非鱼有缘。”从父辈传承到自主创业,李瑞伟几乎用自己一辈子的精力把这条罗非鱼发扬光大。在茂名这块中国养罗非鱼最多的土地上,他以独特的匠心精神,不仅培育出一条好鱼苗,还不断探索,为罗非鱼产业升级,绿色转型,实现高水平发展贡献力量。
1985年,27岁的李瑞伟跟随父亲,进入茂名市水产局国营淡水良种试验场工作,他的父亲李鸿泰,是茂名乃至中国第一批养罗非鱼的人。在父亲影响下, 李瑞伟自幼就对养鱼十分熟悉,在日复一日的喂鱼、抓鱼等工作中,他对罗非鱼产生了感情。
罗非鱼从上世纪60年代引进中国,茂名由于自然条件优越,成为国内最早养殖罗非鱼的地区。但由于良种缺乏,养殖效益低下,在引进快20年后,农户对这罗非鱼的养殖积极性依然不高。即便是在茂名本地,养殖产量和分布面积也发展缓慢,行业亟待突破。
在淡水良种试验场工作中,李瑞伟对鱼苗繁育技术越来越熟悉。同时他也深深意识到,凭借原来的“土方法”培育、繁殖苗种, 难以在种苗行业谋求更大的发展,产业要改变现状,迈上一个台阶,必须要有更优质的良种。“那时候,大家基本没良种的概念,一条鱼苗做来做去,都很难有大的起色,想改变,必须要走出去。”李瑞伟回忆说。
就在那个时期,在无锡和广州,夏德全、江山等学者探索杂交奥尼罗非鱼取得初步成功,培育出雄性率在90%以上的鱼苗,养殖效益出现飞跃式进展,良种大规模研发和推广开始慢慢地启动。然而在茂名,还处于粗放养殖阶段,不仅缺乏好苗种,也没有养殖技术,只靠青草,米糠,麸皮等喂鱼,产量十分低下。
1988年,在父亲的支持与鼓励下,29岁的李瑞伟决定自费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学习。经过三年苦读回来后,他继续戴起草帽,穿起水裤,顶着烈日扎进鱼塘,运用所学的本领,努力扩大良种繁育数量,为提高茂名当地渔业种质水平埋头苦干。到90年代中期,他所在的苗场是当时茂名水产局下属20多个苗场中,唯一一个大规模盈利的,他也被提拔为良种场场长,成为远近闻名的鱼苗繁育专家。
当时,茂名市水产局想任命李瑞伟为下属的渔业发展总公司总经理,可免费提供专车和住房。在那时,如此优厚的条件令无数人眼馋,然而李瑞伟却婉言拒绝,当亲朋好友得知这一消息后,直言他“发傻”,甚至连父母都表示没办法理解。然而,此时的李瑞伟心里,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即将实施。
1996年,在茂名市公馆镇下山,李瑞伟迈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他告别已工作10年的“铁饭碗”岗位,创办了茂南三高渔业发展有限公司。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罗非鱼育种研究蒸蒸日上,尤其在华南大地,各养殖区都在积极引进亲本和繁育技术。随着亲鱼种质和杂交水准不断提高,中国罗非鱼产量出现飞跃,从1989-1998年间,年产量以平均87%的速度猛增,登顶世界第一罗非鱼生产国。
1996年,李瑞伟的三高良种繁殖基地建成投产,此时他已清晰认识到,要想真正繁育出好的苗种,关键在于优质亲本的引进。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瑞伟了解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夏德全老师从美国引进并培育了一种奥本奥尼罗非鱼,这是当时国内雄性率最高、生长最快的罗非鱼品种。在无人引荐的情况下,他一个人赶到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要求引进奥本罗非鱼。
为了这条鱼,他前后5次到研究中心要求合作引种,但都被拒绝。于是,他找到研究中心下属的养殖场,说服场长在场里免费干活当学徒。看到李瑞伟的刻苦,场长把他推荐给了淡水中心。最后,李瑞伟用自己的信念和执着,赢得了夏德全等多位专家的认可,终于达成合作。
“我直接跑到他们领导的办公室说,这条罗非鱼引进中国,就是为了提高渔业发展水平,让广大农民养殖致富,所以要让这条鱼真正进入农村,茂名是你们最好的选择。”年轻时的李瑞伟冲劲十足,经过他一番“折腾”,当时国内种质最好的罗非鱼落地茂名,为“茂名罗非鱼”成为世界级产业奠定了基础。
有了更好的亲本,李瑞伟培育出性状更加优良的鱼苗,雄性率高,长速快,规格整齐,养殖效益比以前翻了几倍。为了推广这条良种,李瑞伟在茂南、高州、化州等地找了数十个合作农户,免费赠送鱼苗,采用全程投喂饲料方式养殖,并给予养殖技术指导。
经过推广试养,亩效益达到4000元以上,在当时引起轰动,“三高奥雄”的名气开始在业内广为传播。“那时一个月工资也就几百块,当农民的收入更低,一口塘养出来收入竟然有几万元,简直不可思议,大家都开始相信良种的力量。”李瑞伟回忆起良种推广的过程,看似简单,但其中却包含无数辛劳,当时鱼苗市场还未打开,他一度要靠借钱、卖车给工人发工资,农民也缺乏养殖技术,自己一个个鱼塘奔波,为农民们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他们真正把好苗养出效果。
虽然当了老板,但李瑞伟还是跟工人一样,顶着烈日下鱼塘,亲自抓种鱼筛选等工作。做杂交苗,亲本的纯度越高,苗种性状越好,他引进的种鱼经过改良,各方面指标比较理想,在此基础上培育出的苗种养殖表现十分突出。他经常说,做鱼苗,千万不能要赌博的心态,只能一步一个脚印老老实实干。在上世纪90年代,全省曾有过半的罗非鱼苗都来自“三高”,跟着三高养罗非鱼,成为当时很多农户致富的第一选择。
有了良种,茂名当地罗非鱼养殖开始繁荣。以种业为基础,各项养殖技术,养殖投入品不断落地,亩产量逐步提升到2000斤,3000斤甚至更高。同时,养殖模式更加多样,在养殖基础上衍生出物流、仓储、饲料、技术服务等多项行业,从业人员越来越多。
2002年,茂名市开始实施“一条鱼”发展战略,提出建设茂南、高州、化州罗非鱼“金三角”基地计划,致力于把茂名打造成全国最大的罗非鱼产业基地。从那时起,“三高苗”逐步赢得市场认可,李瑞伟的事业开始快速发展。在他努力下,良种繁育量不断扩大,不仅支撑茂名当地的罗非鱼产业整体水平提高,还推动了整个广东的罗非鱼产业发展。三高公司所在的茂南区,成为茂名罗非鱼“金三角”产业基地的核心和广东省罗非鱼养殖主产区。
在种质改良的道路上,李瑞伟一直没有停止脚步。在21世纪初,吉富罗非鱼开始在国内推广,这种罗非鱼生长速度非常快,但却有抗病力弱,越冬难等缺陷。为改良这些问题,李瑞伟不断引入更多家系,通过不同种群杂交,得到了改良性能更好的吉富罗非鱼,在生长快速的基础上,背肉更厚,抗病能力也相对加强。
2004年,他把全新改良的吉富品系罗非鱼引入茂名,再次革新了本地的苗种行业。三高的吉富罗非鱼苗在保持快速生长特性的同时,抗病能力相对加强。在他所培育良种的推动下,更多养殖新模式出现,由于良种生长更快,鱼塘产量更高,农民获得效益更大,助推茂名罗非鱼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在2000年到2015年前后,中国罗非鱼处于发展黄金时期,出口量快速攀升,一度占据全球罗非鱼贸易量的60%以上。受出口带动,整个产业链蓬勃发展,企业不断出现。
此时,“三高苗”的名气传播开去后,上门咨询订货的人源源不断。随着销售量不断扩大,市场对品牌苗的意识逐步提高,良种养殖致富的理念被越来越多人认可。李瑞伟和三高的成功示范,也带动了更多品牌苗企业的投产;好苗、高产、高效,罗非鱼行业的整体水平逐步的提升。2005年,李瑞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令人惊叹的是,即便发展到水面积2000多亩,鱼苗年销量近3亿尾,公司却没有一个业务员。李瑞伟既是企业的负责人,也是技术员、工程师、工人,他在管理、生产、销售的工作中乐此不疲。黝黑的皮肤见证了他在繁殖场中的日夜辛劳,也许正是这份踏实,铸造了这位全国劳模所取得的辉煌。
“从一开始,我就看好了罗非鱼的优势,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认定这条鱼肯定会更大前途,这也是支持我一路走下来最大的动力。”在近30年创业过程中,水产热门品种一个接一个出现,但李瑞伟始终坚守罗非鱼,即便在2015年过后,罗非鱼出口受阻,造成全行业低迷,许多苗企转行或退出,他依然不忘初心,埋头苦干,只为罗非鱼行业保留一条好苗。
2022年12月,超有机罗非鱼质量规范推广会在茂名市三高良种繁殖基地举行,李瑞伟率先迈出打造高品质罗非鱼的一步。超有机罗非鱼高于欧美国家的有机标准,生产全过程采取生态饲料和统一高标准管理生产模式,从源头上有效阻断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的残留问题,实际做到品质安全,在提供更高更好营养的同时,也让罗非鱼更具风味。
“罗非鱼要真正的完成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有两大焦点问题,一是品质改善,二是病害防治。”李瑞伟直接点出行业的脉门,在打造超有机罗非鱼的同时,他联合多家科研机构,从生态防控的角度来解决链球菌等病害问题,杜绝抗生素滥用,为罗非鱼质量安全提供更强保障。
2010年,茂名市获评“中国罗非鱼之都”,2020年,茂名市被授予“世界罗非鱼产业优势核心区”称号,茂名罗非鱼已列入国家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前,茂名罗非鱼养殖面积约26万亩,年产量23-25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1/8,全球的1/20,带动就业近20万人。茂名罗非鱼的辉煌,离不开李瑞伟和他创办的三高。
“现在,在罗非鱼这个行业,和我同时期的人已经很少了,家人也劝我退休,但我还是舍不得这条好鱼,希望能为这个行业做些事情。”年逾六旬的李瑞伟,现在一谈起罗非鱼就充满激情,朴实的脸庞上双眼炯炯有神,仿佛还是当年那个充满干劲的少年,立志要为家乡,为罗非鱼做出一番事业。
作者:南方农村报、农财宝典-大国渔业记者 孙岁寒。图片视频由受访者提供,特此鸣谢。